前文阅读:融合、出圈、自信:创新性电视文化节目的美学追求(上)
动静结合之美
近年来涌现的创新性文化节目整体上都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都致力于以动态的戏剧、唱演、演读、旅游、体验、研发等形式,推介、传扬静态的传统文化,一如《国家宝藏.展演季》的口号“让国宝活起来”。
不仅如此,在一些具体的场景设计上,动静结合的运用也令节目颇具匠心和想象力,给人以奇巧新鲜的美感。
在河南卫视“奇妙夜”系列第一期《唐宫夜宴》中,玻璃展柜里的唐俑歌伎复活为古装舞蹈演员,在各种场景里舞蹈穿行,十分唯美可爱。到了第二期《元宵奇妙夜》,不仅唐俑歌伎由静而动,唐三彩、西域人偶俑乃至武则天除罪金简、石刻星象图等文物也跟着活动起来,参加元宵狂欢。动静结合的手法在这里用到极致,博物馆恍如迪士尼乐园,遥远冷硬的文物一下子变得亲切美好,富有人性,给人以充满童趣的调皮感。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则让三千年前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开口说话,向演播室里的参赛选手做自我介绍;同时,刻在青铜器里面的铭文升起,亮出其中“宅兹中国”四字,给选手们出题。
《书简阅中国》片头采用动漫手法,将古代书简组成马儿造型驰过原野,变成鱼儿游过河流,化为鸿雁飞越沙漠,画面言简意赅,极富象征意味;说到古代驿传制度,魏晋《驿使图》上的古人复活过来,亲身演示当年的驿传速度,直观明了,十分灵动。
当北京卫视《上新了.故宫》的体验嘉宾来到坤宁宫冬暖阁皇帝大婚的洞房,听工作人员讲解光绪帝大婚程序时,表现当时场景的《载湉大婚典礼全图册》浮现,上面的人物列队而行,俨然婚礼正在热闹进行中;说到皇帝皇后在洞房举行合卺礼时,冬暖阁洞房的实景上,动漫影像的帝后映现,互相举杯行礼。
静态的文物景观、消逝的古代婚俗经过电脑特效处理,化静为动,演示其风姿仪态,让人感悟这些文化传统并没有走远,它们正以古今融合、新意盎然的方式,活跃于当下,传续于后人。
动静结合之美同样富于中国特色。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一书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静”被当作宇宙(太极)生成和变化的根本依据。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进一步提出“动静互待”“动静互涵”“动静无端”的观点,主张辩证地认识“动与静”。
创新性文化节目无疑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思维,体现出辩证、互融的美学观,以此创造出的充满中国风味的美境,令人击节称赏,流连沉醉。
虚实相生之美
当京剧名家王佩瑜和虚拟歌手洛天依同台唱演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经典咏流传》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嘉宾和观众为这个高科技合成的虚拟演员能像真人一样,在舞台中央载歌载舞而惊叹不已。虚实相生的场景产生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实体的王佩瑜以优美的歌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韵律;虚拟的古装演员舒卷长袖,演绎词中“起舞弄清影”的意境,令人遐想联翩。一实一虚相映成趣。
虚实相生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美学追求。对此,老子以器具作比:三十根辐条的“有”和中间装车轴的“空”相互作用,才成就了能开动的车;泥土烧成的器皿因为当中是空的,才能放东西;开窗造屋,当中是空的,才能住人(《道德经.第十一章》)。这个道理运用到艺术领域,就是北宋诗评家严羽所说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沧浪诗话.诗辩》)的空灵之美,是清代书画家笪重光所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画筌》)的无穷韵味,是苏轼赞赏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象”(《送参寥师》)的充盈圆满。
创新性文化节目以别开生面的手法,从唱演组合到评论点睛到主题延伸,都体现出这种虚实相生、余音袅袅的美境。
《衣尚中国》的主持人开篇就点明这个展示中国服饰之美的节目要“让中国美给你看”,而在介绍锦绣服饰时,更反复强调“锦绣”的引申含义,称其“可赋诗书,喻古今,赞中华”、“锦绣代表中华”、美好的事物都可以用“锦绣”来表达,而服饰之美“不仅是装饰,更是审美,是中华大地永续发展的根基”等。
这种表达由实到虚,从眼前华美灿烂的锦绣服饰,洞见了更为深广的意蕴,让人观之豁然开朗,不仅获得了关于服饰和词语的知识,更增添了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书简阅中国》则通过一字一句解读两千年前秦军士兵黑夫和惊写在木椟上、从军营寄给家人的信,判断“黑夫应该是一个面色黝黑的小伙子,惊很可能是个大嗓门,风风火火”,而后感叹:“这些统一了天下的普通士兵,历史从未记载他们的名字”,而“正是千千万万个他们,缔造了大一统的中国。”
从眼前可见的古老木椟到写信者早已消失的容貌性情,再到他们曾经参与完成的统一大业,虚实相生的表述层层拓展节目境界,产生了让人遐想无限的弦外之音,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而在《国家宝藏.展演季》里,当点评专家从眼前聂耳用过的小提琴,谈及聂耳短暂辉煌的创作生涯时,很动情地提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帆板比赛就在他当年的溺亡地日本神奈川县江之岛举行,中国选手卢云秀夺得了金牌,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八十六年后在那里奏响,告慰人心,而当年由他的歌曲激起的民族自救巨浪,今天正化作民族复兴的洪流。
一把特别的小提琴引出催人泪下的情节和令人感奋的主题,节目在此虚实得宜,情感饱满,境界高远,恰如清代诗评家赵执信所说的,由云端里的一鳞一爪,而悟见磅礴大气的神龙。
市场反响和文化自信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中国特色之美的同时,创新性文化节目也收获了可圈可点的市场反响,其中不乏现象级案例。《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2020年1月28日的节目跻身当年全国109个样本城市所有节目收视率前30位,并高居专题类节目收视率第一[8];《唐宫夜宴》一经播出,火爆“出圈”,短短一周单个视频在微博有累计1000万次观看量,相关话题阅读量近亿次[9],到当年4月“唐宫夜宴”商标被疯狂抢注400多个,以至于表演单位郑州歌舞剧院不得不准备申诉[10],可见其巨大的市场价值;《只此青绿》在上央视春晚之前,已经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并在上海、苏州、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演出50余场,所到之处一票难求[11],同时还在《国家宝藏.展演季》里露面,最终携旺盛人气登上春晚舞台,红遍全国。
不仅当期节目产生巨大反响,这些节目还显示了绵延不尽、持续攀升的热力。《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举办第1季以来,每年都推出,2022年已经举办到第7季;《唐宫夜宴》“出圈”后,河南卫视一发不可收,连续推出了《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一系列文物复活穿越的节目,形成独特的电视文化现象;《只此青绿》2022年3月开启第二轮巡演,已确定在海口、成都、杭州、广州、合肥等近40个城市演出120余场,影响广及海内外[12]。
而《经典咏流传》《上新了.故宫》从2018年到2021年已经连续举办了4季;距第1季时隔半年,《最美中轴线》2022年3月又计划推出第2季;《典籍里的中国》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举办两季;《还有诗和远方》2020年和2021年也连续办了两季;《国家宝藏》从2017年底第1季起,3年间推出了3季,到2021年第4季更别出心裁,以“展演”的形式上线。
以笔者所在的江西地区为例,CSM媒介研究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诗词大会》的首播年平均市场份额在经历了2018年至2020年的连续增长后,2022年开局又从前一年的相对低位大幅回升;《国家宝藏》《还有诗和远方》《典籍里的中国》等近年来保持了连续增长,其中2021年的《还有诗和远方》较之上一年该节目暴增469%;《经典咏流传》始终维持高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显出了较强的收视稳定性和吸引力(图6)。
持续热度来自这类文化节目及其传递的价值的恒久生命力,并且已然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以及一种文化创新的趋势。
文化的事不是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
近年来涌现的创新性文化节目可谓响应了总书记的盈盈期盼,无论是节目的内容还是样式,都闪烁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光华,极具文化辨识度,彰显了创作者对于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自信;通过现代化手段,多元素多体裁借鉴融合,这些节目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给我们带来美的惊喜与享受,激起海内外华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创新性文化节目在树立全民文化自信和推动文化繁荣昌盛的道路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8] 丁迈:《中国广播电视视听年鉴(202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344页和第346页。
[9]《人民日报点赞!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火爆出圈,地点竟在洛阳……》,洛阳网http://biz.lyd.com.cn/system/2021/02/18/031963205.shtml。
[10]《“唐宫夜宴”遭商标抢注400多个,郑州歌舞剧院:准备申诉》,东方网https://j.eastday.com/p/161795211777019981。
[11][12]《从B站到央视春晚,为何“只此一卷”?》,人民网+”客户端https://mp.weixin.qq.com/s/_9zP6sHjgU2k4TkrYyqRXw。
[1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至第41页。
[14] 江西省网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4日晚间首播年平均市场份额。
海南论道将为行业伙伴们提供线下一站式沟通交流平台。我们翘首以盼,期待6月15-16日与您在“海南论道”相聚。
https://www.lmtw.com/events/lundao/23/index.html
责任编辑:侯亚丽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重大】国家广电总局连发三批复和两通知!影响行业! 2022-05-19
- [常话短说] 中国广电宋起柱:与三大运营商网间互联互通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 2022-05-18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5G核心网完成建设 “192号段”商用进入冲刺阶段 2022-05-17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最新最全人事! 2022-05-13
- [常话短说] 【尖锐】广电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移动?! 2022-05-12